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中俄科學家攜手:抗極寒材料誕生
2024年12月04日 14:52:22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夢 點擊量:5950

近日,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學家聯合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復合化合物,可以在極冷條件(-150℃)下保持機械性能。
【化工儀器網 項目成果】近日,俄羅斯國家研究型技術大學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學家聯合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復合化合物,可以在極冷條件(-150℃)下保持機械性能。這一成果不僅展示了兩國在材料科學領域的深厚研究實力,也為未來的極端環境應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這種新型復合材料以金屬和金屬玻璃化合物為基礎,通過獨特的層狀結構設計,使其在極低溫度下依然能夠維持高強度和韌性。傳統材料在極寒環境下往往會出現脆性斷裂的問題,然而該新材料卻展現出卓越的抗碎裂能力。
這種性質主要是由于晶體和非晶體金屬合金之間邊界處發生的獨特的瞬時過程。當邊界區域出現裂紋時,會引起裂紋尖端前沿的原子躍遷現象,進而導致材料局部急劇升溫。這種升溫機制顯著增強了材料的可塑性,有效改變了其斷裂特征,從而抑制了裂紋的進一步蔓延。
這種新型復合材料不僅具有良好的低溫性能,而且易于加工和改造。其制造技術基于不同成分材料的傳統焊接工藝。通過巧妙地組合各種成分材料,團隊從理論和實驗兩個層面準確定義了金屬玻璃避免結晶的有效溫度范圍,確保了材料成分的完美“協同”。未來,科研團隊計劃將進一步優化復合材料的制造工藝并改進其成分,以提高其在低溫環境下的機械強度和抗輻射性。
這一創新成果有望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低溫工業和極地探索等眾多領域,特別是在極冷條件下運行的機械零部件和結構部件的制造。例如,在航天探索領域,許多設備需要在接近絕對零度的環境中正常工作,而這種新型復合材料的應用將極大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壽命。在低溫工程技術中,如液化天然氣的儲存與運輸等環節,該材料也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此外,在極地科研與開發中,科研人員常常面對極端寒冷的環境,新型復合材料的使用將為他們的設備提供更好的保護,從而推動更多科學發現和技術突破。
中俄科學家此次聯合研發的新型抗極寒材料,不僅是材料科學領域的一大突破,更為多個前沿領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隨著技術的不斷優化和完善,相信這一材料將在未來產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助力人類征服更加嚴酷的環境挑戰。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
下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研究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將復雜的經典折紙圖案Miura-ori融入到了陶瓷框架,設計出一種特殊的具備復雜折疊結構的陶瓷材料。并且...2025-04-30 11:51:25
-
近日,塔里木大學就“塔里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教學實驗室基礎條件建設項目(三期)”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20萬元。2025-04-27 09:13:22
-
近日,廣州大學就“廣州大學2025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實驗室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02.838萬元。2025-04-25 09:12:20
-
上海藍華智能傳感技術有限公司攜多款水質監測領域的創新產品驚艷亮相中國環博會,成為現場備受矚目的焦點。2025-04-24 14:36:47
-
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修訂發布《生物降解聚對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GB/T 32366—2025)國家標準,旨...2025-04-17 13:52:02
-
近日,河南省科技廳發布了2025年度河南省重點研發專項擬立項項目的公示名單,共包含216個項目,涵蓋了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節能環保...2025-03-13 13:51:3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