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玉環智拓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倉庫溫濕度監控系統,冷庫溫濕度監控系統,庫房溫濕度監控系統 |

聯系電話
![]() |
玉環智拓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主營產品: 倉庫溫濕度監控系統,冷庫溫濕度監控系統,庫房溫濕度監控系統 |
聯系電話
2013-7-8 閱讀(616)
一直以來,我國水產品產后損失嚴重,流通腐損率高達15%。針對目前全社會對生鮮水產品品質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國計劃到2015年將現有880萬噸的冷庫總容量再增1000萬噸,以大幅提高現僅為23%的水產品冷鏈流通率,保障消費安全。我國由于冷鏈缺失問題造成的損失,每年大概在100億美元左右,其數量足以滿足數億人對農產品的需求量。因此,要解決“三農”問題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深入分析問題并解決農產品物流過程帶來的巨大浪費。中國冷鏈的發展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當時進行了較大規模的冷庫建設。尤其是對豬肉等主要副食品起到了低溫儲存、調節淡旺季供應的作用。但是,目前這些國有冷庫中,近半已使用30年以上,冷凍冷藏設施普遍陳舊老化。以下三大要素簡明扼要的描述了存在問題。
一、高成本性。為了確保生鮮果蔬等在流通各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條件下,必須安裝溫控設備,使用冷藏車或低溫倉庫。為了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又必須采用先進的信息系統等。這些都決定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成本要比其他物流系統成本偏高。
二、復雜性。農產品冷鏈物流的zui終質量取決于冷鏈的儲藏溫度(temperature)、流通時間(time)和產品本身的耐儲藏性(tolerance)。農產品在流通過程中質量隨著溫度和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不同的產品都必須要有對應的溫度控制和儲藏時間。這就大大提高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復雜性。
三、協調性。由于生鮮果蔬等不易儲藏,要求農產品冷鏈物流必須運轉,物流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必須具有協調性,這樣才能保證整個鏈條的穩定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