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產品關鍵字:
郵編:
聯系人:廖小姐
電話:0769-89772590
傳真:0769-89772590
手機:13342628375
留言:發送留言
個性化:www.dgguanglian.com
網址:
商鋪:http://www.sxmlydt.com/st278094/
派克漢尼汾│鋪設通向物聯網世界的道路①
點擊次數:951 發布時間:2017-3-24
派克漢尼汾│鋪設通向物聯網世界的道路①
傳統上,不同的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由于在設備間通信上采用不兼容和不可互操作的差別化標準,因而相互獨立。其結果就是,客戶經常發現自己被禁錮在專屬的生態系統當中。而制造商也不得不開發多種版本的相同產品,以便為這些生態系統提供支持。這種情形限制了創新以及新解決方案的集成,客戶也無法優化其自動化解決方案以發揮其全部價值。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派克漢尼汾,ABB,博世力士樂,貝加萊,思科,通用電氣,庫卡,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施耐德電氣,SEW-EURODRIVE以及TTTech在工業互聯網聯盟(IIC)以及OPC基金會的架構下開始了一項開放性的技術協作。這些公司致力于開發一種開放、統一、基于標準和可互操作的工業物聯網(IIoT)解決方案,用于在工業控制器與云之間實現確定性和實時的點對點通信。
物聯網是什么?
--------------===============--------------
實質上,物聯網或IoT就是一個物理設備網絡,無論它們是內嵌在電子產品或軟件當中,還是任何類型用于收集數據并簡單地與其他設備進行分享的傳感器。這些都是物聯網的基礎。
派克已經從事這項工作幾十年。人們之所以對物聯網這一所謂的新事物感到興奮,以及為何它目前又走到人們關注范圍的zui前沿,是因為人們開始將概念從單獨的機器中分離出來,并且真正開始在機器之間分享數據。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這是已經存在和被使用了幾十年的技術。但更加令人興奮的是,許多公司開始意識到,他們現在可以將整個工廠整合到一起。
物聯網是如何興起的?
--------------=================--------------
物聯網起步于大約20年前,工程師們發現他們可以使用以太網而非通過命令信號來控制系統,并且基于總線的網絡開始超越傳統的受控網絡。
因此,突然之間,工廠必須從所有單獨機器的子設備收集更多的數據,以便管理人員可以據此做出更好的決策。此外,許多公司了解到,他們可以與其他系統共享信息。但是截至目前,有許多系統仍然沒有開始開展這些工作。
----------------------------------------
物聯網,工業物聯網(IIOT)以及工業4.0之間的區別?
物聯網通常包括基于消費者的產品和設備。而工業物聯網(IIoT)主要與制造公司相關。而一些人經常與IIoT互換使用的工業4.0,是德國人定義的一種知識戰略。它是由德國政府定義,用以促進和補貼工業物聯網,或者僅是指通常意義下的計算機化的自動化。并且,它之所以被稱為工業4.0,是因為德國人將工廠的互聯性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誰將從物聯網受益
誰又會因物聯網而衰敗?
--------------=================--------------
短期來說,將會有一些輸家。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每個人都是贏家。處于早期有利地位的實體,是那些有資本投資于新技術的大型制造商。而且事實上,它們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非常長時間的投入。這些較大型的公司已經擁有能夠相互通信的制造系統,并且擁有數據庫已經很長時間。他們也知道,構建和部署這些網絡的成本可能會高得驚人。
都有哪些成本貢獻要素?
--------------=================--------------
例如,每個工廠的生產線都會由多達5臺或6臺單獨機器組成,每條包裝線也會由5臺或6臺單獨機器組成,并且這些機器可能來自不同的制造商。因此,為了讓這些機器能夠相互通信,您必須投入相當多的資金來讓集成商解決這一問題。然后各公司必須對機器間的通信和數據格式進行標準化,而這也需要另外一筆龐大的前期投資。
此外,公司也必須保持警惕。例如,一些制造商試圖通過讓所有機器使用相同的控制器來對包裝線實現標準化。但是,許多公司很快意識到,將控制器標準化到一種產品,將會給予控制器制造商提升價格和支持費用的很大權力,特別是當公司處于停機狀態時。
是否有辦法繞過這些成本?
--------------=================--------------
一些大型制造商從自己的錯誤中學到了經驗教訓,并且已經創立了新的標準。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PackML(包裝機器語言)。有了這個標準,公司可以到任何機器制造商那里,告訴他們可以使用任何組件,只要成品機器可以讓公司在所有機器上獲取特定類型的數據。這樣,公司可以變得更加互聯,集成和通信成本也會更低。
這么說,資本更加雄厚的公司
在物聯網方面將會占據上風?
--------------=================--------------
短期來說,有能力投資物聯網機器設備的公司,將會從物聯網獲益,以及更快接近真正的自我管理工廠這一目標。但是,中小制造商也將從標準化和技術進步中受益。
但對于這些中小制造商來說,它們所面臨的問題在于,其中的許多制造商至今仍沒有自己的基礎設施。在他們工廠里面仍然布置了很多機器,因為管理人員只是希望獲得。這些嶄新的機器當中,許多甚至無法以zui簡單的方式與其他機器通信;它們只是離散邏輯處理PLCs。這些中小型制造商必須采用智能設備,這實在是*的基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