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行業正在走上科學正軌,前景須廣闊
儀器儀表行業正在走上科學正軌,前景須廣闊
2018年財報顯示,賽默飛公司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達243.6億美元,比2017年的209.2億美元增長了16%,在研發投入方面,賽默飛的研發費用也從2018年的8.87億美元增長至9.67億美元,增長幅度為9%;珀金埃爾默2018年的營收為27.8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了23%;沃特世公司2018年全年營收24.4億美元,同比增長僅為4%,但是沃特世去年在中國市場的營收為4.4億美元,比2017年的3.8億美元增長了12%。
作為行業內的佼jiao者,這些公司的財報可謂儀器儀表行業的晴雨表。一方面,儀器儀表市場依然是藍海市場,增長空間巨大;另一方面,也可以窺見國內儀器行業存在的問題:還有相當體量的儀器需要進口。
客觀地說,目前我國儀器儀表行業還存在很多問題,諸如關鍵技術尚未突破、創新能力弱、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國內儀器應用市場的國產儀器持有率相對較低,大部分儀器都依賴進口,儀器儀表行業的整體水平亟待提高。
合理采購國外的*技術成果可以避免少走彎路,加快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但一味靠進口終非長久之計。抓住發展機遇,突破技術瓶頸,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已經成為國家戰略層面和企業發展層面的雙重訴求。
可喜的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科學儀器研發技術逐漸趨于成熟,儀器儀表行業正在走上正軌。十三五期間,科學儀器專項共安排項目142個,目前正處于關鍵技術攻關和工程化樣機研制階段。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91.6億元,同比增長8.6%;利潤總額為780.5億元,同比增長6.9%。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儀器正在崛起。
超標鎘米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是食品安全的一大挑戰。如何快速有效地檢測谷物中的鎘元素含量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但是,現有的檢測方法如原子吸收石墨爐法樣品前處理過程比較長,不能很好地滿足突發事件檢測和批量樣品檢測需求,其檢測速度以及原子吸收石墨爐儀器的穩定性都有待提高。更的ICP-MS檢測方法成本高昂,不是所有的實驗室都有能力配備,而且其處理過程也相對復雜。
基于此,金索坤公司推出SK-典越火焰原子熒光光譜儀,可以實現谷物樣品中鎘元素的快速檢測。火焰原子熒光光譜儀也稱之為高靈敏度快速測鎘儀,相較于傳統前處理方法需要幾十分鐘甚至幾小時,火焰原子熒光光譜法僅需幾分鐘,大大簡化了樣品前處理過程,提高了檢測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谷物中鎘的測定稀酸提取火焰原子熒光光譜法》CAIA標準由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標準化委員會提出,金索坤與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共同起草,該標準于2018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此外,金索坤公司還與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共同起草了《區域地球化學樣品分析方法第35部分:金量測定泡沫塑料富集-火焰原子熒光光譜法》行業標準。
分析測試,標準先行,標準不僅可以促進應用市場的拓展,還可以引導產品技術的發展。行業標準的缺乏曾讓火焰原子熒光光譜儀在國內的推廣遭受困境。如今,金索坤業標準方面發力,逐漸打開了國內的火焰原子熒光光譜儀市場。
金索坤之“索坤”取“探索乾坤”之意,金索坤公司也正在原子熒光技術研發的道路上不斷探索,為國產儀器行業的發展進步添磚加瓦。
人們使用儀器儀表來檢測,本就是為了尋求一個標準答案。但如果沒有一定的標準,那么用再精良的儀器,檢測測量出來的結果也無用武之地。譬如在空氣檢測領域,我國空氣檢測儀的標準和技術規范都還不成熟,質量監管也有所缺失,這使得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偽劣產品,檢測機構也良莠不齊,檢測結果似是而非,很難具備說服力和公信力。
制造商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克難攻堅,保障產品的品質,使其可信賴;監管部門也當加強市場監管,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標準,為行業提供健康的競爭發展環境。
為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范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生態環境部于2019年4月15日批準并發布了《水質聯苯胺的測定液相色譜法》(HJ1017 -2019)、《水質磺酰脲類農藥的測定液相色譜法》(HJ1018 -2019)、《水質致突變性的鑒別蠶豆根尖微核試驗法》(HJ1016 -2019)三項標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并將于2019年9月1日起實施。這是對我國水環境保護、水質監測標準的進一步完善。
精密之光,須普照中國大地
巴黎圣母院在一場大火中毀于一旦,不過幸運的是,早在2015年,美國瓦薩學院的一位建筑與藝術史副教授安德魯·塔隆就用激光掃描儀器對巴黎圣母院進行了激光束掃描,獲取了其原始的三維數據。經過后期的處理,巴黎圣母院的全景及內部結構在高度逼真的三維模型里被完整重現,這對于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工作意義重大。
除了激光掃描儀,三還有維顯微鏡、拉曼光譜分析儀、激光清洗儀超聲波檢測儀、測距儀等儀器,甚至展柜里的傳感器,都在文物修復與保護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數據顯示,在諾貝爾獎項中,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獎、醫學獎等自然科學類獎項有相當高比例的獎項成果是借助各種*的科學儀器完成,或直接與新儀器方法或功能法人發展相關。其中,物理學獎為68.4%,化學獎為74.6%,生理學或醫學獎甚至高達90%。科學儀器對于科研成果的助推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此外,在諸如“甲醛房”“甲醛車”等一系列的消費糾紛事件中,若是商家運用相關的檢測儀器來把關,確保自身產品的質量,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消費者的健康以及自身信譽,有效防止不必要的糾紛發生。在糾紛已經發生時,用儀器檢測結果來評判,也可以相對公允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