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文章
藥物制劑學領域凍干技術應用
閱讀:33 發布時間:2025-5-2化學藥物凍干劑型
1. 抗生素與抗腫瘤藥物
- 品種:氨芐青霉素鈉、鏈霉素、琥乙紅霉素、氟羅沙星、丁洛地爾、尼莫地平、紫杉醇凍干粉針劑等。
- 技術優勢:凍干技術減少藥物水解風險,提升半衰期(如紫杉醇凍干后生物利用度提高30%),并解決低溶解度問題。
二、生物藥物凍干制劑
1. 抗體藥物
- 代表:Keytruda(PD-1抑制劑)、Herceptin(HER2靶向藥)、Enbrel(TNF-α抑制劑)等。
- 工藝要點:添加海藻糖、甘露醇等保護劑,防止蛋白質聚集,凍干后活性保留率>95%。
2. 抗體偶聯藥物(ADC)
- 應用:如Adcetris(CD30靶向ADC)、Enhertu(HER2靶向ADC),凍干技術穩定連接子活性,減少運輸中降解。
3. 疫苗與血液制品
- 品種:流感疫苗、卡介苗、凍干人血漿、凍干型mRNA疫苗。
- 優勢:凍干后可在4℃或25℃保存,延長保質期至2年以上,降低冷鏈依賴。
---
三、中藥及天然產物凍干制劑
1. 中藥凍干粉針劑
- 品種:注射用雙黃連、銀黃、丹參、燈盞花素、燈盞花素脂質體等。
- 技術突破:通過微孔濾膜除菌,避免高溫滅菌破壞活性成分,澄明度合格期限提升10倍。
2. 植物提取物凍干粉
- 案例:人參皂苷、黃芪多糖、冬蟲夏草凍干粉,用于保健品或復方制劑,穩定性顯著提高。
---
四、新型藥物遞送系統凍干劑型
1. 凍干脂質體與納米顆粒
- 應用:阿霉素脂質體凍干制劑(靶向遞送減少毒性,包封率>85%)、凍干型mRNA-LNP疫苗。
- 技術難點:需添加蔗糖等保護劑,防止凍融過程中脂質體膜結構破壞。
2. 微球與微丸凍干劑型
- 案例:緩釋型微球凍干制劑(如胰島素緩釋微球),通過凍干工藝實現藥物控釋,延長作用時間。
---
五、凍干技術的核心作用
1. 劑型優化:
- 開發凍干粉針、脂質體凍干等新型給藥方式,提升藥物可及性(如速溶型凍干閃釋片)。
2. 穩定性提升:
- 降低水分活度至1%以下,抑制水解、氧化及微生物生長,延長保質期(如疫苗凍干后穩定性提升2-5年)。
3. 工藝創新:
- 通過預凍、退火、升華干燥等工藝參數調控,縮短凍干周期(如某些藥物從72小時縮短至24小時)。
---
六、未來發展方向
1. 智能化凍干工藝:
- 結合AI算法優化凍干曲線,實現活性成分精準保護(如溫度法與電阻法雙重共晶點測試)。
2. 多組分協同凍干:
- 研究中藥復方中多成分共凍干的相容性,開發高效復方制劑。
3. 綠色工藝開發:
- 探索無毒環保溶劑在化學藥物凍干中的應用,減少殘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