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檢測設備是保障“從農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的技術基石。當前,主流檢測設備包括食品重金屬檢測儀、微生物檢測儀、農藥殘留檢測儀及食品安全綜合檢測儀等,形成覆蓋多風險因子的檢測網絡。
食品重金屬檢測儀:采用電化學法或X射線熒光光譜法,可精準測定農產品中鉛、鎘、汞、砷等有害重金屬含量。其檢測限低至0.01mg/kg,適用于高污染風險地區(如礦區周邊農田)的農產品監控。
微生物檢測儀:基于ATP生物發光法或PCR技術,可快速檢測農產品中的細菌總數、大腸菌群、沙門氏菌等致病微生物。例如,在生鮮乳檢測中,系統可在2小時內完成致病菌篩查,較傳統培養法效率提升90%。
農藥殘留檢測儀:采用酶抑制法或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可檢測有機磷、氨基甲酸酯等200余種農藥殘留。其前處理時間縮短至5分鐘,滿足大規模抽檢需求。
食品安全綜合檢測儀:集成光譜、電化學、免疫層析等多技術平臺,可同時檢測農藥殘留、重金屬、添加劑等10余項指標。其便攜式設計(重量<3kg)適用于田間地頭或批發市場的現場快檢。
隨著檢測技術的演進,農產品檢測設備正朝著高靈敏度(ppb級)、高速度(<1分鐘/樣本)、強便攜性及智能化(AI輔助判讀)方向發展。企業和檢測機構應根據自身需求,科學配置檢測設備,構建覆蓋種植、加工、流通全環節的安全防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