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歐博偉生物:培養基一個醫藥產業極為重要和廣泛的生產物資,是一些生物藥品的生產、實驗室運行的基礎性物資,細胞培養、微生物培養都要用到培養基。
一、微生物培養基的定義
培養基是指使用手動方法生產的混合營養產品,用于微生物培養、分離、鑒定、研究和保存。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需要一定的營養物質和適宜的環境條件。在人類開發、生產和疾病防治過程中,為了控制和利用微生物,對天然或純化的營養物質和適宜的滲透壓、pH值等進行加工,生產出不同營養需求的營養基質,在人工條件下培養和使用微生物。這類人工培養的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等)具有多種用于各種目的的營養制劑,如微生物生長、繁殖或分離鑒定等,俗稱微生物培養基。研究培養基成分、制備方法、儲存條件、培養原理、質量控制和影響評估、原材料生產和應用等一系列主題的科學被稱為培養基科學。
二、微生物培養基分類
微生物培養基按培養基成分可分為合成培養基、天然培養基和半合成培養基三類;按物理狀態可分為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和半固體培養基;按微生物的種類分為細菌培養基、放線菌培養基、酵母菌培養基和霉菌培養基;按特殊用途分為基礎培養基、加富培養基、選擇性培養基和鑒別培養基。
培養基滅菌大多數用濕熱滅菌。
講解一下微生物培養基的滅菌方法:
1、干熱滅菌法(即熱空氣滅菌法)
干熱滅菌一般是利用電熱烘箱作為干熱滅菌器。前面所包裝好的玻璃器皿,如帶棉塞的三角瓶、試管、包裝好的吸管、培養皿等,放入電熱烘箱中。打開烘箱頂部的通氣孔,接上電源加熱,使箱內空氣的溫度達到160℃-170℃,關閉通氣孔使箱內的溫度保持在160℃左右并維持1.5-2h。時間一到,切斷電源;待溫度下降60℃-70℃以下,方可打開箱門取滅菌物品,否則驟冷后易使箱內玻璃儀器破損。
2、加壓蒸汽滅菌法
利用高壓滅菌器,使水的沸點在密閉的滅菌器內隨壓力升高而增高,來提高蒸汽的溫度和滅菌的效率。在同一溫度下濕熱的殺菌效率比干熱大,因為微生物細胞蛋白質在濕熱情況下,易干凝固,同時濕熱的穿透力強,當水蒸氣與被滅菌的物品相接觸后,便放出汽化潛熱,逐步提高被滅菌物品的溫度,直至與水蒸汽的溫度相等,達到平衡為止,從而提高滅菌效率。
3、濕熱滅菌
滅菌原理是直接用蒸汽滅菌,蒸汽在冷凝時能釋放出大量潛熱,蒸汽具有強大的穿透力,破壞菌體蛋白和核酸的化學鍵,使酶失活,微生物因代謝障礙而死亡。水煮常壓滅菌:100℃。或飽和蒸汽滅菌:一般121℃,30分鐘。適合培養基和發酵設備滅菌。尤其是對芽孢、霉菌等高抗性微生物的控制——濕熱滅菌也不能保障的滅菌成功,滅菌后有可能還會存在芽孢等高抗性微生物的存留,容易導致內毒素污染。
4、紫外線滅菌
波長260-280nm之間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紫外燈管能產生253.7nm的紫外光,殺死力強而穩定,但穿透力弱一般只適宜物體表面、空氣滅菌。例如接種室、培養室、手術室、藥廠包裝室等空氣滅菌。一般30w燈管、9m3空間,距地面2m每次打開紫外線照射0.5h,就使室內空氣滅菌。若照射紫外線時,先噴灑石碳酸等化學消毒劑,可增強滅菌效果。
在進行微生物接種和分離等操作時,常須用紫外線來殺滅接種室(箱)空氣、臺面等處的微生物。
紫外線雖有較強的殺菌力,但穿透力較弱,即使一薄層玻璃或水層就能將大部分紫外線濾除,因此只適用于空氣及表面殺菌。紫外線對眼粘膜及視神經有強烈的損傷作用,對皮膚有刺激作用,所以不能直接在紫外線燈開啟下工作和用眼睛直視開啟的紫外燈。
5、化學藥劑消毒滅菌
微生物實驗室中常用的化學殺菌劑有溶液,它們有的是殺菌劑,有的是抑菌劑,
以上是微生物培養基的滅菌方法說明,如果你的培養基中所有的成分都可以耐高溫,那就用壓力蒸汽高溫滅菌的方式;如果你的培養基中有些成分不耐高溫,就可以用除菌過濾的方式除菌,用除菌濾器過濾培養基至已滅菌的培養器中。如果要求不高,部分試驗用培養基,可以用煮沸的方式滅菌。
特別是在發酵過程中,培養基滅菌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如不滅菌,會使生物反應的基質或產物,因雜菌的消耗而損失,造成生產能力的下降;雜菌也會產生代謝產物,這就使產物的提取更加困難,造成得率降低,產品質量下降;雜菌大量繁殖后,會改變反應液的pH值,使反應異常;有些雜菌會分解產物,使生產失敗;如果發生噬菌體污染,生產菌細胞將被裂解,使生產失敗。
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擁有對菌種、細胞、培養基、配套試劑等產品需求者的極優質服務,對購買項目的前期資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證,后期貨物跟蹤到最終售后的確保項目準確到位,都有相關人士進行維護,確保您在微生物菌種查詢網中獲得優質服務!也正因為此,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與國內外多家研制單位、生物制藥、第三方檢測機構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業有著良好、長期和穩定的合作關系!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