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教育和生活為主的教育機構,應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功能和優勢,以建設低碳校園為抓手,服務于節能減排工作和低碳經濟發展。
1.高校如何推動低碳校園建設
通過能源管理系統實現校園能源智能化管理,并向社會推廣經驗,參與地方低碳規劃制定,提供碳排放評估、節能方案設計等服務,推廣可再生能源應用,如太陽能光伏發電、地熱能利用,部署智能電表、用水監控系統,實現能耗實時分析與動態調控,建立碳排放考核機制,將節能指標納入院系評估體系。
2.EMS-EDU校園智慧能源管理平臺
校園智慧能源管理平臺以智能配電、智慧用電、數字化運維為核心,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能源系統的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助力打造安全、節能、低碳的智慧校園
3.智能校園微電網-能效管理
計量體系搭建-能耗數據統計-用能指標管理-設備能效分析-末端節能控制
4.一平臺多系統
電力監控、電氣安全、能耗監測、電能質量監測及治理系統等系統功能、一卡通系統、水泵空調等設備管理系統對接;
以能源互聯網生態為基礎,可實現整個校園能源網絡能源流和信息流的管理監測,推動校園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動校園能源數字呈現、仿真和決策,推動校園電力系統多能互補聯合調度智能化水平以及基于數據驅動的校園能源網絡智能評估與預警,保證校園用能的可靠、安全、節約、高效、有序,助力低碳校園實現。
EDU-校園能源運維管理系統
實現對校園變電站、變電所、配電房數據的智能采集、環境監測、設備管控、運維調度和運行分析,協助運維人員高效處理故障,減少設備停電時間,保障校園電力系統與設備的穩定安全運行。主要包含電力監控/運維管理、設備運維(校園電梯等設備)、校園環境監控、配電環境監控等功能模塊
EDU-教室/辦公室用能管理系統
EDU-教室/辦公室用能管理系統區別于傳統的能耗監測系統以一級、二級用能監測為主,可針對末端每個教室、辦公室等公共場所以房間為單位進行用能統計和分析:可實現用電、用水計量控制以及照明、空調等設備的監測控制。對于存在多個線路的房間可進行用能合并統計,針對用能進行指標對標、定額管理、余額報警、用能公示等功能,通過經濟杠桿和用能行為管理達到節能目的
EDU-校園安全用電管理系統
宿舍區電源插座較多,違章私拉亂接現象比較嚴重,使用劣質大功率、超負荷電器,易造成短路引發火情
教學區域電視、電腦等設備長時間不斷電,容易局部過熱引發電氣火災;
人員密集場所,人口密度大,學校內高層建筑、綜合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等建筑多,電氣安全隱患多
公共區域普遍存在消防設施老舊、損壞、標志配備數量不足等問題;
EDU-宿舍用電安全及校園水電收費系統
EDU-智能照明、空調用電管理系統
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是基于計算機、自動控制、網絡通訊、嵌入式軟件等多方面技術組成的分布式管理系統,實現照明設備運行控制的智能化。可以有效提高照明系統科學管理水平、精簡人員、節省運營成本和提高運營服務質量
末端空調控制,通過將中央空調的末端控制面板更換為帶通訊的智能面板,可遠程監視末端風機運行狀態,可實現遠程開啟、集中關閉、異常運行時段識別、溫度設定、風速設定、模式設定等功能,通過集中監測、控制,減少人力投入,通過末端計費,提高節約意識;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