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電與泄壓
清潔前必須斷開設備電源,掛上“禁止合閘”警示標志,并釋放冷凝器內部壓力,避免殘留制冷劑或潤滑油噴濺。
泄壓后需排空冷凝器內殘留的潤滑油,防止與清洗劑混合影響效果。
個人防護
佩戴防護眼鏡、橡膠手套及防毒面具,避免化學清洗劑接觸皮膚或吸入有害氣體。
若清洗劑濺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并就醫。
二、水質與環境管理
水質要求
若為水冷式冷凝器,冷卻水需使用去離子水或軟化水,定期檢測水質硬度,避免水垢加速形成。
建議添加緩蝕劑或阻垢劑,減少結垢風險。
清潔劑選擇
根據冷凝器材質(如銅、不銹鋼)選用兼容的清洗劑,避免腐蝕。例如:銅材質可選用中性或弱酸性清洗劑,不銹鋼優先堿性或專用環保清洗劑。
推薦使用可生物降解的環保清洗劑(如“英泰雷特”),減少對設備和環境的危害。
三、清洗方法與步驟
物理清洗
表面清潔:用軟毛刷或高壓水槍(水壓≤3MPa)清除冷凝器表面灰塵和松散污垢,注意避免損傷散熱片。
機械輔助:對頑固硬垢,使用旋轉噴頭或專用清洗刷配合清洗液刷洗。
化學清洗
配比與循環:按清洗劑說明書配比溶液(如1:1稀釋原液),通過循環泵使清洗液在冷凝器內循環流動,增強去垢效果。
浸泡與監測:浸泡時間根據結垢厚度調整(通常2-4小時),實時監測溶液PH值,若PH>3需補充清洗劑。
沖洗與干燥
清洗后沖洗至中性(PH 6-7),并用壓縮空氣或氮氣吹掃殘留水分,防止二次腐蝕。
四、結垢判斷與維護頻率
結垢征兆
性能下降:若設備降溫速率變慢、冷凝壓力升高或端溫差(冷卻水進出口溫差)>5℃,表明冷凝器可能結垢需清潔。
能耗異常:制冷量降低或電耗顯著增加時,應優先排查冷凝器狀態。
清潔周期
常規維護:每3-6個月清潔一次,高頻率使用或水質較硬地區縮短至每3個月。
特殊場景:若設備長期處于高溫(>30℃)或高濕度環境,需增加清潔頻次。
五、后期處理與記錄
中和與鈍化
酸性清洗后需用堿性溶液(如碳酸鈉)中和殘留,并進行鈍化處理,形成保護膜延長設備壽命。
廢液處理
廢棄清洗液須按環保要求收集,不可直接排放,避免污染環境。
性能驗證
清潔后開機試運行,記錄壓力、溫度及電流參數,對比清洗前數據驗證效果。
六、專業維護建議
復雜清洗:嚴重結垢或內部結構復雜的冷凝器,建議聯系南京環科售后或專業清洗團隊處理。
定期檢查:結合季度維護計劃,檢查冷凝器管路密封性及散熱效率,提前預防故障。
通過規范操作和定期維護,可有效提升南京環科冰水沖擊試驗箱的制冷性能與使用壽命。
本文出自:南京環科試驗設備有限公司,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