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中國加速構建碳足跡管理體系,邁向碳中和新時代
2024年06月06日 10:45:23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宋池 點擊量:7530

為加快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5個部門共同制定并印發了《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
【化工儀器網 政策法規】6月5日,生態環境部發布消息,為加快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15個部門共同制定并印發了《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
碳足跡,即個人或企業在生產、消費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衡量其對氣候變化影響的重要指標。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不僅有助于企業優化資源配置,降低運營成本,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一環。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7年,中國將初步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發布核算通則標準,建立數據庫和管理制度,制定出臺1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到2030年,管理體系更加完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制定出臺 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實質性參與產品碳足跡國際規則制定。
為實現這一目標,實施方案明確了四大主要任務,包括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構建多方參與的碳足跡工作格局、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信、持續加強產品碳足跡能力建設等,并分解成22項具體工作。
在建立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方面:發布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統一核算規則標準編制要求。發布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聚焦關鍵行業和產品。建立完善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依托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建立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明確認證流程和管理要求。建立產品碳足跡分級管理制度,推動企業優化供應鏈管理。探索建立碳足跡信息披露制度,鼓勵企業發布核算結果與報告。
在構建多方參與的碳足跡工作格局方面:強化政策支持與協同,將產品碳足跡要求融入各項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基于碳足跡信息豐富金融產品。豐富拓展推廣應用場景,如政府采購和消費品領域。鼓勵地方試點和政策創新,探索政策支持工具創新。鼓勵重點行業企業先行先試,建立產品碳足跡數字化管理系統。
在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信方面:積極應對國際涉碳貿易政策,加強與國際貿易相關方溝通對接。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對接,促進與主要貿易伙伴的標準互通互認。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產品碳足跡規則交流互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規則制定,提升中國在全球碳足跡規則制定中的貢獻度。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保障我國出口產品碳足跡信息安全。
在持續加強產品碳足跡能力建設方面: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建設,提升從業人員專業能力。規范產品碳足跡專業服務,培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核算評價和認證機構。加強產品碳足跡人才培養,完善職業體系,鼓勵教育機構開設相關課程。強化產品碳足跡數據質量,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提升數據監測和核算可靠性。建立產品碳足跡數據質量計量支撐保障體系,確保數據具有計量溯源性。加強產品碳足跡數據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落實數據安全法規制度。
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建立將有力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通過加強碳足跡管理,中國不僅可以減少自身的溫室氣體排放,還可以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有益的經驗和借鑒。同時,隨著碳足跡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國際互信度的提升,中國的綠色產品和服務將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力,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相關資料下載: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我國科學家研制出基于“鎧甲”傳感材料的抗硫中毒的便攜式硫化氫氣體檢測儀,將為相關行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檢測解決方案。2025-04-30 11:09:56
-
近日,蘭州新區生態環境局委托甘肅中鑫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組織公開招標,為化工園區揮發性有機物監管能力提升采購車載 VOCs 監測系...2025-04-30 09:30:04
-
預算794.8萬元 伊犁哈薩克生態環境局采購一批細顆粒物檢測儀器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生態環境局就“伊犁州細顆粒物組分監測能力建設項目”發布招標公告,預算794.8萬元。2025-04-25 13:10:20 -
上海麥越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攜M-2060S惡臭在線監測系統、M-2060P便攜式檢測系統及廢氣治理項目亮相第26屆中國環博會,展示了...2025-04-24 14:23:17
-
三大創新儀器解碼多場景環境監測 四方儀器閃耀2025中國環博會
作為一家專業提供氣體成分及流量測量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四方光電(武漢)儀器有限公司攜前沿技術成果驚艷亮相,全方位展現其以核心傳感技...2025-04-24 09:33:09 -
紅譜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 加速技術迭代與產業布局
紅譜科技近日完成Pre-A輪融資,融資金額數千萬元人民幣,資金將用于加速產品技術迭代、拓寬產業賽道布局、拓展全球銷售渠道,還將探索...2025-04-22 10:55:58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